2023年A股和港股开局不错,市场对经济复苏及市场反弹抱有信心。兔年春节假期过后,宏观经济、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有哪些投资机会与风险需要我们来关注?哪一种风格将更加占优?
中国基金报记者正常采访了理成资产首席执行官、投决会主席吴圣涛,观富资产CEO、创始人詹凌蔚,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高级合伙人、高级基金经理方磊,睿亿投资董事长邓跃辉,承泽资产CEO曹雄飞,恒立基金总经理潘焕焕等六位知名私募投资经理,把脉2023年市场走势和投资机会。
他们认为,当前压制经济的因素已边际好转,为公司能够带来扩大投资和生产的条件。A股行情演绎还是要看经济复苏的程度,而无论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市场都将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具体落实到投资上,他们将着重关注新能源、消费等板块。
中国基金报:2023年股市迎来“开门红”,对新一年的市场行情有怎样的判断?哪些影响因素和节点值得关注?
曹雄飞:国内防疫政策放开,美国加息接近尾声,对房地产和网络站点平台经济转为政策支持,这三大压制权益市场的因素在去年年末得以解除,因此市场迎来“开门红”。然而,目前仅是市场复苏前期,利好因素有望在未来半年逐步兑现,后续仍然看好市场表现。
方磊:后续仍应关注国内经济恢复情况及海外货币政策走向,预期兑现验证的窗口期可能集中在二季度,下半年形势会更加明朗。上半年是观察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预计“两会”后国内稳增长政策将进入密集落地期,带动经济修复的速率和结构变化可能会对股市有一定影响;联邦基金利率上限为4.25%-4.5%,接近5.1%的利率终点,市场认为此轮加息将在二季度结束。
吴圣涛:无论A股还是港股,机会都将远多于2022年。今年的环境对权益投资有利:首先,经过大幅调整,主要行业的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金额已经蕴含了极度悲观的预期,市场处于多年来的估值低位;其次,面临经济转型及复苏压力,今年将保持整体流动性相对宽松;第三,市场的收益率预期在降低。此外,2022年优质企业盈利在增长的同时,估值大幅压缩,估值切换因素为今年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邓跃辉:随着经济企稳复苏,市场将在疫情放开和地产恢复中震荡走强。重视几方面的变量:一是国内疫情进展及居民康复情况,关注消费意愿及出行情况;二是国内宏观政策的持续落地,包括对消费、地产和民营经济等刺激鼓励政策;三是海外通胀和美联储加息进展,以及海外宏观经济情况。重要时间点包括春节旺季消费复苏情形,“两会”期间政策推出及落地情况,海外关注美联储加息节奏和终点利率水平。
潘焕焕:2023年权益市场投资机会应该好于2022年。难点在于方向向上是确定的,但结构目前来看是模糊的。对市场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复苏的力度,后续着重关注“两会”以及新一届政府出台的经济政策。
詹凌蔚:伴随着疫情防控的变化、经济内生库存周期的见底回升、产业周期的演进等,2023年整个市场的投资风格、产业体系的轮回与过去两三年会有一些不同。宏观经济层面上,库存周期会迎来上升;政策周期上,宏观经济和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会更加友好,整个市场将好于2022年,甚至好于2021年。
中国基金报:大家普遍对2023年上半年疫后经济复苏比较看好,您怎么样看待?对市场会有哪些影响?
方磊:上半年走出疫情的概率很大,对经济修复保持相对乐观。一方面,第一轮疫情感染高峰基本顺利度过,国内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压力或将逐渐得到一定的改善,居民消费有望沿着“疫情影响褪去带动消费复苏-就业形势好转、居民收入上升-消费继续复苏”的路径形成正循环,消费和服务业向长期中枢回归的动力较强。另一方面,上半年是政策密集落地期,政策主导下的投资端将继续保持韧性,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大概率将延续2022年水平保持平稳增长,地产投资的拖累也将减弱。
詹凌蔚:今年的复苏是强劲、全面的:从内生的经济周期来说,库存周期将在二季度左右见底回升;外生的政策周期、政治周期以及疫情防控周期都会保持有利于经济活动的恢复。在政策周期的驱动下,中国居民部门有望逆转过去一年多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局面,地产行业及内循环启动方面的政策可能超预期。
潘焕焕:预计2023年经济为弱复苏,原因有两点:一是还看不到经济复苏的抓手,出口、消费和投资三驾马车动能都不足;二是受疫情影响,地方政府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需要修复。弱复苏能否转化为强复苏,要观察政策出台的情况。
吴圣涛:比较确定的是由于外围环境与国内政策的变化,压制经济的因素在边际上渐渐好转,企业具备扩大投资和生产的条件,对应到长期资金市场则将出现盈利增速的改善和风险偏好的提升。但仍有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居民10万亿超额储蓄能否以及如何向消费转换,二是企业如何通过创新实现局部熵减,三是证券市场如何可持续地服务实体经济以达到供需平衡。因此看,上半年可能更多为结构性机会,下半年随着经济复苏,市场有望享受盈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曹雄飞:目前看来,全国疫情高峰已逝去,生产生活经济情况有望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参照其他几个国家的经验,可能会出现第二波、第三波疫情的冲击。因此,复苏的方向不变,但要避免阶段性过于乐观。
中国基金报:最近以消费为代表的蓝筹白马股反弹受到关注,而以为代表的成长股则出现调整,对此如何解释?新年市场哪种风格和方向会表现更占优?
吴圣涛:2023年以来市场整体呈现出“开门红”的局面,外资的大幅买入使得相关板块,如以消费为代表的蓝筹白马股受益更明显。未来还是要看哪一类能够承担国家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成为未来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动能。
曹雄飞:蓝筹白马股的大幅反弹,本质上是经济复苏预期推动的股价修复,是从极度悲观预期到正常预期的回归。在白马蓝筹修复过程中,外资持续不断买入,投资者被迫抽离前期超额收益较大的以为代表的成长股的资金,导致了这种分化行情的发生。
邓跃辉:今年受益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消费等领域整体表现可能更强;新能源等成长赛道,业绩仍然维持较高增长的部分细分赛道和个股在调整充分后仍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
潘焕焕:这一波消费蓝筹白马的上涨可能有两点原因,第一,近期美元走弱,外部金融紧缩压力放缓,海外资金有重新配置中国资产的需求;第二,消费蓝筹白马股去年10月初下杀后部分消费蓝筹股估值回到了合理甚至便宜的位置,估值修复带来了反弹。
如果经济只是弱复苏,则与经济弱相关的行业及小盘成长个股可能会更占优。如果经济超预期强复苏,则大盘价值可能会更占优。
价值板块或相对占优,经济预期好转将带动价值板块的估值修复。价值与成长的相对强弱可能会受经济复苏预期兑现程度的影响。如果恢复得较好,价值板块的表现可能会更突出;如果经济复苏力度弱于预期,市场可能会重新关注景气投资。
詹凌蔚:在经济强复苏和全面回升态势下,优质公司王者归来,困境反转价值成长占优。沪深300表现可能会好于中证1000,甚至中证500。
中国基金报:近期在投资操作上有哪些变化?更看好A股和港股哪些行业和板块?
方磊:2023年宏观总旋律是“内需向上、外需向下”,因此在股市结构上,与国内内需相关的板块可能更具弹性。预计在需求慢慢地恢复并越过供需平衡点后,消费等与内需密切关联板块的盈利弹性将有所显现,部分优质企业的业绩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
邓跃辉:年初以来,我们提高了整体仓位水平,加大了港股和顺周期消费领域的配置比例。我们大家都认为,2023年A股和港股都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A股或将经历轮动普涨的行情。疫情政策优化初期,上涨领域集中在顺周期消费等板块;等到经济社会回到正常状态,市场将从预期修复阶段转向基本面验证阶段,真正有业绩增长且估值有吸引力的公司将有不错的投资机会。港股中的网络站点平台经济、消费和创新药等领域具备较好的估值修复机会。
曹雄飞:年初对组合进行了均衡,增配了消费行业,主要是受益于经济复苏且前期股价跌幅较大的标的。2023年主要看好的行业有:新能源,包括海风、光伏、储能等;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广告传媒行业;部分上游资源行业,包括铜、铝、磷、锂等供给相对受限,而需求有明确扩张的行业。
詹凌蔚:投资总体思路是内需先行、安全垫后,发展和安全并重,但2023年毫无疑问发展要领先于安全。我们看好以下几个行业的投资机会:一是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逆转、且具备中长期成长空间的领域,包括医药、餐饮、酒店以及线下餐饮;二是受益于产业政策逆转、且具备中长期成长空间的投资机会,如网络站点平台、传媒;三是受益于地产监管政策逆转的低估值开发商以及地产产业链;四是经过大幅调整仍在下行的保安全、保供应领域,包括计算机应用、半导体等;五是受益于产业周期演进与宏观政策拉动投资周期共振的、电网电力设备等行业。
吴圣涛:年初以来,我们仍维持股票仓位不变,增加了在可转债领域的配置。2023年金融地产可能会出现反弹的机会,但长期看其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相对看好新能源、先进制造业公司。
潘焕焕:积极看好2023年A股和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我们坚持多资产配置思路,从三个维度加大权益市场头寸:一是提高A股和港股的持仓比例;二是在上证指数3500点以下开展定向增发组合投资;三是配置可转债和可交债,这类债券既有安全边际也能受益股票市场上涨。行业上将聚焦和经济弱相关的行业,看好A股和港股中的医药、运营商与军工等行业。
中国基金报:近期各种政策频出,行业利好不断,对政策面有哪些预测?对今年的“两会”怎么看?
方磊:今年整体政策基调依旧会是偏暖的。宏观政策方面,短期货币政策或将继续保持偏宽松,但随着国内需求恢复、通胀温和修复,货币环境或将逐渐回归中性。财政政策方面,全年的力度仍将保持偏强。产业政策方面,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有极大几率会出现更多的积极信号。预计“两会”将延续2022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
邓跃辉:未来国内政策战略上将从供给侧改革转向扩大内需,有利于需求扩张的政策会陆续推出。同时,有利于活跃民营经济、扩大就业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意愿类的政策也会继续推出一些配套举措。“两会”的工作重心将转向怎么来实现稳增长目标,着重关注经济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
潘焕焕:当前需求不足信心不足,两会后的政策着力点可能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排除降准降息;二是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扶持力度;三是中央财政会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四是扩大内循环的消费,并增加基建投资等。
曹雄飞:近期的政策利好不是终点。2023年刺激经济发展会是政策的重点,政策利好一直会持续到“两会”。春节后市场大概率将从节前的“价值搭台”转向“成长唱戏”,对节后到“两会”这个期间的行情持乐观态度。
中国基金报:2023年有哪些影响市场的主要的因素,其中有哪些风险因素比较值得关注?
方磊:2023年影响市场的因素可大致分为海内外两方面。海外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连续紧缩政策带来的欧美经济下行幅度,以及地缘冲突的变化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内方面,内需的复苏程度、经济复苏带来的通胀环境变化可能是更突出的影响因素。
邓跃辉:国内的影响因素,一是疫情传播流行结束后,经济社会能多大程度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二是宏观政策及货币政策能否维持相对宽松的环境,产业层面是否会出台对消费、地产和民营经济的刺激鼓励政策。海外影响因素,一是通胀下行幅度及节奏,以及受此影响的美联储加息进展情况;二是海外宏观经济情况,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经济情况。上述因素会影响全球长期资金市场对今年盈利展望和流动性环境的判断。
潘焕焕:2023年A股市场,我们主要关注的影响因素有: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国产业政策和民企信心、中美关系、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股债性价比等。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居民消费和民企投资信心不足,地方城投债违约、美国衰退是我们着重关注的风险。
詹凌蔚:2023年最大的风险点在政策方面。当前,全球投资的人对2023年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降息周期开启抱有较大预期。美国的通胀中枢可能不会那么快下行,美联储的目标利率从4.75%提到5.25%甚至以上存在合理性,而这一旦成为现实就会是一个风险点。还有一个风险点是疫情的演进,假如慢慢的出现大规模二次感染或的亚型变异株,需要重视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
吴圣涛:2023年的市场机会可能比2022年要多,但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外因来讲,中美高科技领域的脱钩制约了中国在很多重要领域里的发展,这对于实现经济稳步的增长结构转型影响深远。另外,俄乌冲突制约了全球的发展,影响到很多国家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新布局和考量。从内因来看,经济提高速度难以回到过去快速地增长的水平,导致全市场利润增长水平下降。
企业的快速分化要求我们警惕盲目看多,行业的快速迭代要求我们规避慢慢的变多的价值陷阱。
曹雄飞:影响市场的风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欧美经济衰退,导致出口预期降低;二是美国通胀韧性强,下半年货币政策低于预期;三是国内经济复苏阶段性没有到达预期;四是海外战争风险;五是下半年国内通胀抬头。
(原标题:六位私募人士展望兔年市场:投资机会显著增多 A股有望震荡走强)
一人限购一台!华为Mate 60 Pro销售火爆 旗舰店预约至少等一周
一线城市执行“认房不认贷”后 发改委价格司询问楼市价格、成交、看房热度等情况
一人限购一台!华为Mate 60 Pro销售火爆 旗舰店预约至少等一周
一线城市执行“认房不认贷”后 发改委价格司询问楼市价格、成交、看房热度等情况
一人限购一台!华为Mate 60 Pro销售火爆 旗舰店预约至少等一周
一线城市执行“认房不认贷”后 发改委价格司询问楼市价格、成交、看房热度等情况
有色金属有望迎“顺周期”行情!行业估值降至十年低位 高增长潜力股稀缺 仅4只
今年小目标3400点!今年一个亿的小目标我就不定了,牛吹得太大易暴,好大喜功,最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关于我们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在线客服诚聘英才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系证监会批准的基金销售机构[000000303]。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谣言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确定取消举报邮箱:举报举报成功!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