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1-22 21:13:57 | 作者: 棉布
,他的性格中既有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又有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蛮横霸道;他英俊潇洒仪表堂堂,早年风流倜傥,女友无数,晚年却远离浮华,执着专一;他才华横溢谋略过人,既是军事学校的俊才翘楚,又是硝烟沙场上的英明统帅;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既有横扫敌军解放他国的赫赫战功,又有出师不利、败走麦城的不堪过往;那么这位谜一般的军事统帅到底是谁?为何在他的身上充斥着如此之多的复杂矛盾?硝烟散尽,和平归来,他到底对世界文明进程有何功勋,为何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国家的人民对他念念不忘,深度缅怀呢。
1962年,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收到一份通知,通知说西点军校将颁发给他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5月2日,在气氛热烈的授勋仪式上,面对济济一堂的军校学生,他用低沉缓慢、甚至能够说是中气不足的语调,艰难而勉强地发表了一个简短演说。后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为精彩的演讲。在题目为《责任、荣誉、国家》演讲中,有两段话让人印象深刻。
“同学们,你们所从事的职业是武装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必胜的意志!在战争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东西能代替胜利。你们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是国家的卫兵,是国家在战争竞技场上的斗士,如果你们失败了,国家就会灭亡。不要让那些文人政客的争辩牵扯你们的注意力,你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我们西点军校的校训:国家—荣誉—责任。我现在老了,耳朵听不见什么了,但我仍然渴望听到军号那迷人的旋律,听到从长长队列里传来的阵阵鼓掌声。即使在梦里,我也渴望再次听到炮声、枪声和战场上那奇怪的哀鸣。在记忆中的黄昏,我时常回到西点,想起我魂牵梦萦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我今天淡出人生、淡出世界的前夕,我最后一次和你们一起接受我们西点军校的点名……永别了!我的同学们!”。
行文至此,这位老人的身份,相信我们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没错,他就是“二战”期间西南太平洋战区最高统帅,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提及麦克阿瑟,我们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一个身着军装、头戴菲律宾元帅帽、眼戴墨镜,嘴里叼着玉米芯烟斗、神态狂傲的经典硬汉形象,这也是一个让世人铭记在心的形象。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于1880年1月出生在美国南方的阿肯色州小石城。1880年代正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也正是凭借二次工业革命成果,长期不显山不露水、地跨两洋的美利坚合众国才悄然逆袭,在经济上开始超越世界老牌霸主大英帝国。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军人出身。早年曾被林肯总统推荐,成为西点军校的学生,后来参加“南北战争”,立下大功,19岁就当上了上校团长,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团长。1898年,老麦克阿瑟又参加了“美西战争”,被提升为准将旅长。到1906年又晋升为中将,做了菲律宾总督。和传奇将军巴顿一样,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从小就羡慕军人职业,他最崇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父亲。他后来回忆说自己最早的记忆就是兵营的军号声。
母亲玛丽·平克妮·哈迪是弗吉尼亚州一个有钱有势棉花商的千金,哈迪金发碧眼,不仅漂亮,关键是她很有贵族气质,对自己的子女严格要求,例如就餐礼仪,待客礼仪,她还经常给睡觉前的儿子朗读诗文,用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说从父亲那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继承的是军人坚强果敢和倔强的性格,那么从母亲身上,麦克阿瑟则完全秉承了其身上永不屈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生信条。
1899年,麦克阿瑟以第一名的学习成绩考上美国陆军学校—西点军校。4年之后的1903年,他又以第一名、98.43分的平均成绩毕业,创下了25年来西点军校生毕业平均成绩之最,以第一上尉的身份领取了毕业文凭。毕业后,被委任为工程技术兵团少尉,后一度追随父亲从事情报工作。还曾在骑兵学校任职教官。1911年晋升为上尉,1912年调入陆军参谋部任职。14年来,麦克阿瑟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待在军队,缓慢地晋升军衔。多年的军旅生涯已经把这位青年军官逐渐锻造成一把用于国家角斗的利剑,面对波澜不惊的和平世界,麦克阿瑟不像巴顿那样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好像与未来世界有一个潜在的约定,他又似乎在等待战争的召唤。
欧洲各国进行疯狂军备竞赛已非一日,彼此长期积压的矛盾,终会发作。果然,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就在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集团与以德奥为主的同盟国集团在欧洲大陆大动兵戈之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则继续享受着美好的和平生活。就在大家以为美国会永远置身事外之时,一个偶发事件,改变了这一切。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军事封锁。美国果断与德国断交,并于4月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对德作战。
宣战后,威尔逊总统任命约翰·约瑟夫·潘兴为远征军司令,前往法国前线组织指挥美军的训练和作战。听说要参加欧战,美国各州国民警卫队争先恐后要求加入,于是陆军部决定抽调各州人员共同组成第42步兵师,麦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师上校参谋长,赶赴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麦克阿瑟声称这个师人员来自美国各地,犹如跨越长空的彩虹,所以也叫“彩虹师”。
麦克阿瑟果然不凡,杰出的军事谋划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艺术使得他迅速在同僚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潘兴上将的赞许。1918年6月,他被晋升为陆军准将,并在战争结束后代理42师师长之职。参加“一战”成为麦克阿瑟将军铸就后来军事辉煌最为关键的起点。不过随着“一战”的硝烟渐渐散去,欧洲恢复和平,100万美国远征士兵也面临着回国后的复员命运。对于一般军人而言,解甲归田或许是件幸事,但对于巴顿和麦克阿瑟这类军事狂人来说,简直无法忍受。
1919年,也就是“一战”结束的一年,鉴于多年以来,麦克阿瑟在军校和参谋机关以及野战部队的杰出表现,威尔逊总统就委任他为西点军校的校长。
“我曾是这儿的学生,这里有很多教官都做过我的老师,对他们,我只能尊重,不能命令”。
不过前来游说的佩顿·马奇(阿瑟·麦克阿瑟曾经的副官)说:如果你不打算接受任命,你的军衔将从准将降为少校,而西点军校校长的军衔是少将。(备注: 在当时,由于麦克阿瑟的准将军衔是临时军衔,一旦不再担任师长,他这个临时军衔就会消失,退回原来的少校军衔,而这一点最不能让荣誉感非常强烈的麦克阿瑟所接受。)听闻马奇这番劝导,他马上表示同意说:
提及西点军校,大家如雷贯耳。美国陆军的许多将领都出自西点,比如罗伯特•李、谢尔曼、“石墙”杰克逊、潘兴、麦克阿瑟、巴顿等等,还出过两位总统格兰特(第18任)和艾森豪威尔(第34任),但1910年代的西点军校,僵化、呆板、因循守旧,缺乏生机,已经走向没落。
此时接手校长之职,真可谓临危受命,麦克阿瑟深知责任重大,不容有失。因此任职之初,他就有对西点军校进行一次脱胎换骨改革的打算。当时西点军校的主体问题包括:(1)学制混乱(很多人学2年就毕业了,西点学制是4年);(2)校园纪律混乱(打架酗酒欺凌事件层出不穷);(3)永久和平思潮甚嚣尘上(认为“一战”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4)削减军校开支(国会逐渐削减西点的开支,哈佛大学校长更是在国会大放厥词,关闭西点)。
从一战欧陆战场归来的麦克阿瑟非常清醒,他认为:军校学生不仅要掌握军官所应该具备的军事素养,还要能了解士兵心理需求,对国际国内事务通盘掌握,以及领导艺术更加开明。”
针对西点军校的问题,他马上给出以下几点改革主张:(1)荣誉激励(麦克阿瑟将荣誉机制完善、并制定了执行程序。)例如《荣誉准则》就规定到学员生活细节,要求“对待撒谎、嘲笑、逃避责任者,或通过一些小伎俩掩盖罪行,或违背公正精神的行为,绝不姑息;”
(2)人性化管理,不把学员当工具。以往军校都是封闭式管理,现在暑假取消夏令营和野兽营,转而让他们到正规的部队训练。还比如,他要求每个学员都要会跳舞,以增加社交能力。另外每个军校学员还能获得固定数额的津贴补助,每周准许上街一次,每个暑假可以休假2天。
(3)体育改革,加强体能训练。西点之前仅有3项体育赛事,麦克阿瑟则增加到了17项。麦克阿瑟之所以如此注重体育训练,还在于体育不仅能锻炼体格,转移情绪,培养搏击挑战的意志,而且还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最重要的,还有团队精神。
对于当时的和平思潮,麦克阿瑟认为这是人们对当前世界形势的误判,他曾愤怒地抱怨道:
“我们国家有个奇怪的习惯:当战争来袭时政府拼命地增加军备,可时局一旦好转,政府便把国家安全问题抛在脑后。”
麦克阿瑟给我们的刻板印象是:飞扬跋扈,目中无人。可是他在西点军校的表现,真的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这是底下人对他的评价:“对手下,他如同家人,从不责骂,从不冷落,从不把他们视为命令的执行者,也视为感情的寄托。”,“他领导你,却不用命令的方式指挥你。”
麦克阿瑟时刻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治校的座右铭。学校体育馆的上方,安放着这样一块匾额,上面镌刻着他的一句话:
“今天,在友好场地上播撒下的种子,明天,一定会在战场上收获胜利的果实!”
三年过去了,整个西点军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因此也有人说:西尔维纳斯·塞耶创办了西点,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拯救了西点。客观地说,这线月,麦克阿瑟收到陆军部长来电,胡佛总统决定让他出任陆军参谋长。应该说这个职位,麦克阿瑟非常动心,但是考虑到当时在世界经济危机之际,和平主义思潮高涨,军费开支必将缩减,怕出力不讨好,因此他不打算接受任命。幸而母亲制止了他。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接受陆军四星上将的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
当时的美国陆军不足15万人,为了加强美国陆军实力,麦克阿瑟奔走呼吁,他在演讲中曾说:“在过去的3400年中,只有268年——还不及1/3的年份中,世界是处于和平中。”
“只有死人才会告别战争”,那些武备懈弛的富国,终究逃不脱兵强甲亮的穷国的铁蹄。
“历史已经证明,无论一个国家多么繁荣伟大,没有国防建设,就是瓦砾与废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第32届美国总统。上台伊始,罗斯福就打算削减军费开支。麦克阿瑟认为总统此举非常短视。他甚至说出让新总统异常难堪的话。
“如果我们失掉了下一场战争,会带来什么影响?……一个美国军人倒在地上,被敌人用刺刀穿透胸膛,被敌人踩在即将咽气的喉管上,如果是这样,他发出的最后的诅咒,我希望被诅咒的是罗斯福,而不是麦克阿瑟!”,
最后他竟以辞职相威胁,请求总统收回裁减军费9000万美元的决定,雄才大略的罗斯福妥协了,当年的陆军军费预算非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许多,麦克阿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不过麦克阿瑟倔强的性格也的确不适合直接服务总统,而且他与同僚的关系相处得也不融洽。1935年,麦克阿瑟的陆军参谋长任期届满,他被调任菲律宾政府,担任奎松总统的军事顾问。1936年8月,菲律宾政府授予麦克阿瑟元帅军衔。这空前的荣誉使得麦克阿瑟热血沸腾,再加上他与奎松总统私交甚笃,于是在1937年12月,他干脆脱离美军建制,直接出任菲律宾陆军总司令,帮助菲律宾组建陆军。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精心策划实施了“偷袭珍珠港”事件,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创,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刻的麦克阿瑟正在菲律宾组建训练军队,获悉日本偷袭事件,他不敢掉以轻心,并加派侦察机在菲律宾周边海域巡逻,以便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事。
自美国对日本实施了石油橡胶钢铁禁运之后,日本的军事工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获取这些战略物资,日本把侵略的矛头指向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东南亚国家,菲律宾自然首当其冲。1941年12月8日,日本动用了一个军的兵力,另有39艘舰艇,4艘航母,500架飞机参战。此次战役日本军队由有英国牛津大学留学背景,兼有“诗人将军”雅称的本间雅晴中将指挥。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菲律宾驻守的军队13万,其中美军3.1万人,其他为土著部队,另有270多架飞机。
尽管麦克阿瑟是本土作战,军队人数占优,但是菲律宾海岸线漫长,不得不分兵驻守,因此这点所谓的优势兵力其实真的是捉襟见肘。更为要命的是新组建的美菲联军,战斗力极差,没有作战经验的菲律宾士兵甚至站立开枪都不会,特别是当时的菲律宾经济情况不好,缺乏资金购买重武器,真正能升空迎战的飞机不足150架。战役开始,由于麦克阿瑟判断失误,日军航空兵一个突然袭击,就摧毁了美军半数的轰炸机和1/3的战斗机,如此一来,菲律宾等于将制空权拱手相让。
12月12日,第十六师团木村支队(约2500人)在吕宋岛南部的黎牙实比登陆,22日,日军第48师主力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24日,第16师在吕宋岛东南部拉蒙湾登陆。至此,登陆日军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围歼美菲军主力的有利态势。26日,吕宋岛守军奉命撤往巴丹半岛预设阵地和科雷希多岛,准备长期抵抗。由于缺乏补给和药品,美菲联军的抵抗逐渐趋于瓦解。1月2号,日军占领了不设防的马尼拉。
双方交战正酣之际,麦克阿瑟甚至有在关键时刻自我了结的打算。1月9日,美菲联军和日军在巴丹半岛打了一场自战争爆发以来最激烈的战斗。罗斯福总统高度关注菲律宾战役进展,美军高层认为菲律宾失败的命运已经难以避免,为此1942年2月8日,罗斯福总统以国家的名义,命令麦克阿瑟一家立即撤离菲律宾。2月22号、23号。罗斯福总统和马歇尔参谋长接连发报,让其撤离澳大利亚,并慷慨允诺新组建的战区司令由他担任。3月11日,在陆军一再催促下,麦克阿瑟携妻带子乘坐PT-41型鱼雷快艇离开了继续抵抗日军战斗的菲律宾。事后他曾不无伤感地说:
尽管澳大利亚人民仍然将战败的麦克阿瑟视为英雄,并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但是高傲自负的麦克阿瑟却心情不佳。面对媒体记者,他说:
“总统命令我冲破日军防线,从菲律宾撤退到澳大利亚,目的是让我组织对日本人的反攻,解放菲律宾,现在我出来了,但是我将会回来!”
“我出来了,但是我将会回来!”这句朴质无华但掷地有声的话很快传遍世界,深深鼓舞着那些正在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军民的士气和斗志。
1944年春夏,盟军攻克阿留申群岛,吉尔贝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此期间,陆军上将麦克阿瑟与海军上将尼米兹就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问题出现重大分歧,麦克阿瑟主张先发起以新几内亚一哈尔马赫拉一棉兰老为轴心的战役,进而解放菲律宾;尼米兹则主张先夺取棉兰老空军基地,孤立吕宋,再进湾和中国沿海,进而打击日本本土以缩短战争进程。二者分别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海军作战部长金的支持。最后,罗斯福一锤定音,支持前者。
1944年10月20日,厉兵秣马已久的麦克阿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在经过一轮舰炮火力覆盖和航空兵轰炸之后,美军第一骑兵师迅速抢占了滩头阵地,他乘坐纳尔维什号旗舰,指挥28万大军在莱特岛登陆!登陆之前,他还特别换上一身崭新的卡其布军装,戴着太阳镜,在众多军官前呼后拥的陪同下,昂首挺胸,涉水上岸。
登岸之后,他不顾淋漓秋雨,双眼噙泪,即兴发表了一个简短演说。他用深沉的语气说:
虽说麦克阿瑟一生获勋无数,荣誉加身不断,但是其一生的巅峰之作,还在于他代表盟国主持了东京湾日本受降仪式。随着琉球岛被美军成功攻克,两颗在日本本土爆炸,苏联150万大军横扫伪满洲国,日本投降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讲话,号召日本军队放弃抵抗,向盟国军队投降。1945年8月30日,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让他代表盟军接受日本投降,并负责战后日本的占领和重建工作。收到这个通知,他特别高兴,马上致电总统:“我对你如此慷慨地给予我的信任深表感谢”。他马上召集下属,要大家设计出一个别出心裁的受降仪式。他对手下人讲:‘
经过商议,最后敲定相关事项。(1)为了表彰美国海军战功,受降仪式将在军舰上进行。(2)为了彰显对总统的尊重,签字地选择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甲板上。(3)麦克阿瑟代表盟军签字。(4)海军将领代表美国政府签字。
1945年8月28号,第一批美军占领横须贺,29号,哈尔西的第三舰队进入东京湾,30号下午,麦克阿瑟乘坐运输机,在日本厚木机场降落,下榻在新大饭店。随后,中英苏法等国代表相继抵达东京。
1945年9月2日8时43分,麦克阿瑟神色庄严地登上了密苏里号战列舰。8时56分,日本外交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海军军令部作战部部长富冈定俊(代表海军)和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陆军)登舰。《星条旗永不落》国歌播放完毕之后,麦克阿瑟走到桌前说:“日本帝国政府和日本皇军代表前来签字。”
在日本代表签字结束后,麦克阿瑟掏出五支钢笔。第一支笔写了“DOUG”四个字母,然后转身他把这支笔给了身后的温赖特将军;第二支笔写了“LAS”,这支笔给了站在身后的英军将领帕西瓦尔;第三支笔写他的姓氏“MACARTHUR”,这支笔他赠送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第四支笔,他写了自己的职务:盟军总司令,这支笔给了西点军校;第五支笔写下了签署日期,这支笔他交给了爱妻吉恩·玛丽·费尔克洛思·麦克阿瑟保存。
麦克阿瑟签完字后,尼米兹代表美国政府签字,而后签字的是中国、英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的代表。所有人签字完毕,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说来奇怪,签字进行时,天空还乌云密布,签字结束后,灰蒙的天空竟然惊现天日,大约2000架美军飞机以密集队形。雷鸣般从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空飞过,用以庆祝胜利。然后麦克阿瑟发表演讲:上帝保佑,世界重归和平。
在为期七年的占领期间,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其实就是日本的“太上皇”,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对占领国日本进行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改革。例如制定新宪法,进行土地改革、解散财阀,打破垄断国企,另外还对日本银行体制作出重大改革,在教育方面,实行学校教育自由化,在文化方面上,打击神教、破除民众对天皇的个人崇拜。这些有力举措,奠定了后来50年代日本经济的起飞。不过他赦免战犯、力保天皇元首地位,保留靖国神社等主张也严重伤害了被日本侵略的亚洲众多国家人民感情。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统领的联合国军在韩国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朝鲜人民军节节败退,麦克阿瑟一度将战火烧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并企图扩大“战果”,进攻中国,甚至建议投放。为国家安全计,为粉碎美军图谋,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当局所请,于1950年10月,毅然决然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独断专行,屡屡抗上,鉴于他大胆冒进的战略,有引发“三战”的可能,杜鲁门总统不得已于1951年4月9日,正式解除他联合国军总司令之职。
就在麦克阿瑟黯然离去,即将淡出亚太政坛时,有一个小插曲对他而言特别温馨:1951年4月16日,就在麦克阿瑟坐上通往机场的小轿车,准备悄悄离开日本时。他惊讶地发现,从他的官邸一直到厚木机场,沿途两边的马路,自发来为他送行的日本民众竟高达百万之多,这些人满含热泪并高声叫道“大元帅、大元帅”。
1951年4月18日,回到华盛顿的麦克阿瑟,依然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第二天,他发表了著名的《老兵不死》演说:
我即将结束五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我参军时,那是在本世纪开始之前,这都是我童年的希望与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教练场上宣誓以来,这样一个世界已经过多次变化,希望和梦想早已消失,但我仍然记得那一天最流行的军营民谣之一,那首歌自豪地宣布“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
1952年,威望如日中天的麦克阿瑟参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但未胜出。此后麦克阿瑟渐渐淡出公众视野,过着平静的生活,并于1964年4月5日病逝,享年84岁。
麦克阿瑟的经历非常传奇,他的一生可以用很多“最”来表述,也可以用很多“唯一”来注解。例如:23岁时,他成为西点军校25年来考分最高的学生,38岁时,他成为美军最年轻的准将师长;39岁时,他任职西点军校校长,成为最年轻的校长,还被誉为“西点之父”;50岁时,他又成为美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他是唯一一位参加过三次重要战争(一战,二战,韩战)的美国五星上将,他也是唯一一位在欧亚各国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美国五星上将,他还是唯一一位当过西点军校校长的美国五星上将。他也是美国功勋奖章获得最多的五星上将。
就其人而言,麦克阿瑟仪表堂堂、才华横溢、骄傲自负、飞扬跋扈、狂妄自大、爱出风头、崇尚荣誉。为了荣誉,他甚至能做出掠人之美贪天之功的事,同时他又渴望获得别人的崇拜。这些特点使得他在广泛获得赞誉的同时,也难免遭人非议。
就历史功绩而言,他的主要贡献包括:“二战”前,他再造西点、加强国防;“二战”后,他打败日本法西斯,解放东南亚,并在占领日本后,改造日本,促其经济腾飞。
1951年6月25日,美国国会给麦克阿瑟颁发一枚特殊荣誉勋章,这枚勋章镌刻的文字对麦克阿瑟的功勋做了一个非常简略的概括。“澳大利亚的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韩国的捍卫者”。应该说这四句话他当之无愧。最后我再用罗斯福总统对麦克阿瑟的评价作结。麦克阿瑟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才能的军事家,但同时也是最糟糕的政治家(完)。
阅览后请别忘关注、点赞、收藏、分享和转发支持作者。关注账号:历史探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