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郑棉价格回落以及5月开始抛储100万吨政策的落地,笔者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棉花是否能买?大牛市何时开启?笔者在近期《聚焦影响郑棉后市走势的多空博弈要素》一文中给出了短中期影响棉价的要素,尤其是棉纺产业需求端的一些要素,为了更深入探究未来棉花行情,在本文中笔者将对2008年以后郑棉3次大涨(2010年8月开启的上涨、2016年4月开启的上涨和2018年5月开始的上涨)做全方位要素梳理,并结合当下,以探究未来郑棉有没有大牛市的条件,以及短中期郑棉操作应对。
要素梳理从三个方面展开:棉花供需基本面、宏观/产业库存周期、棉花期货的金融属性(货币周期带来的风险偏好)。
1、2010年8月、2018年5月郑棉开启的两次大涨均有供需缺口预期而起
2010年8月开始的那波郑棉大涨有明显的利多供需商品属性:2010/11棉花年度:2010年全球主要产棉区均遭到恶劣天气实质性负面影响,供应端相当不乐观,同时美国农业部在2010年8月和9月月度供需展望报告中将全球棉花消费上调,理由是消费受经济复苏带动向好,在这两次报告中给出的2010/11年度全球棉花的库存消费比不到40%,为多年低位;就中国而言,受到恶劣天气影响,总体产量不乐观,普遍预期中国棉花产量在670万吨附近,同时对需求普遍抱有乐观态度并上调消费数据,消费预估在1100万吨左右,因此2010/11年度的中国棉花供求缺口有望将达到接近400万吨是市场的共识,尤其是在数轮政策性抛储后,那时市场预估国储手中的储备棉数量应该在100万吨以内。市场普遍预计将至少增发200万吨滑准税棉花进口配额;强烈的产需缺口预期带动了郑棉那波大涨。
2018年5月开始的那波郑棉大涨有偏多供需商品属性,随着连续几年的抛储,到了2018年,市场不断预期中国新的棉花年度存在缺口,彼时正处于全球经济自2016年年中以来的共振复苏之中,因此美国农业部连续调升全球用棉量以及中国用棉量,而对于产量的预估则表现稳定,因此在经历了中国多年抛储以后,国内很多投资者人心思涨强烈,5月合约交割后就开启了大幅拉涨。
2016年4月开始的那波郑棉大涨有偏多供需商品属性:2016年2季度初,市场对全球经济共振复苏预期强化,因此美国农业部报告对全球棉花消费预估在经历了连续调低以后开始趋稳,但是产量则由于天气原因不断被调低,总产量和消费量的走势分化拉大,尽管彼时中国也有庞大库存,但是在国储不大打压棉价的抛储宗旨下,全球不断被调低的产量和稳定的消费预估起到推涨棉花的主导商品属性作用。
2、供需商品属性最强(供需缺口预期)的2010年8月、2018年5月开启的上涨均在大幅拉涨后被证伪,随后展开持续下跌,主要在于棉花作为大宗商品之一,供需缺口是否成立在于需求能否达到预期,2010年和2018年郑棉大涨后,均紧接着面对全球/中国经济放缓带来的需求减少,供需缺口/偏紧预期并没有实现,库存消费比随着经济放缓而抬升进而对棉价施压,笔者在2018年10月所写的《再论郑棉:经济下行时,棉花供需平衡表可能误判价格趋势》一文中有详细分析,这里不赘述,反倒是供需商品属性偏多(不那么强)的2016年4月开启的郑棉大涨有持续性,维系在高位相当长时间,之所以说彼时棉花供需并非紧张主要是中国有庞大的储备库存,全球库存消费比依然维系在高位,之所以那时棉价大涨得以持续在于经济复苏向上带动需求,尤其是宏观和产业补库周期的开启,笔者将在下部分做详细论述。
全球来看:2019年5月开始美国农业部将每月陆续公布下一个棉花年度全球棉花供需预估,从当下来看,2019/20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会大幅度的增加,除了国际棉价较玉米、大豆有明显价格上的优势带来的种植培养面积增加,还有就是本年度全球几个最大的棉花生产国都遭遇恶劣天气,美国的德州去年春夏季干旱和东南棉区飓风带来本年度美棉单产很低,澳大利亚也经历了干旱,作为全球最主要产棉国,本年度印度也遭遇恶劣天气和虫灾,产量达12年新低。
就下一个棉花年度而言,根据美国农业参赞的最新报告,2019/20年度印度棉花产量有望大增,植棉面积为1245万公顷,单产恢复到512公斤/公顷,同比增长7%,产量预计达到640万吨,算上其它国家,如果全球未来全球主要产棉区天气不发生恶劣性破坏,2019/20棉花年度全球棉花产量有望增产200万吨左右,按照美国农业部4月份对本棉花年度(2018/19)产销预估来看,产量2589万吨,消费2682万吨,就全球棉花需求而言,全球当下经济依然处于羸弱之中,可预见未来也难见实质性起色,2019/20棉花消费较本年度难有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恶劣性天气发生,算上结转库存,2019/20棉花年度全球棉花供需并不紧张。
从中国来看,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3月中旬就全国范围棉花种植意向情况展开调查。调查的最终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棉花意向种植培养面积为4753.1万亩,同比减少72万亩,减幅1.5%,较2018年11月份调查的最终结果减少3.6个百分点,2019/20中国棉花产量有望较2018/19年度的604万吨小幅调低,但是鉴于经济依然脆弱,2019/20棉花年度中国用棉需求有望保持在美国农业部对本年度中国消费预估的880万吨左右,理论上的供需缺口有望被加大进口填平,毕竟如果天气没问题,全球下一个棉花年度棉花增产数量较大,同时经过抛储100万吨储备棉,如果算上中国今年加大进口量已经买入了一部分外棉作为储备棉,国储库到了本年度末可能依然有小200万吨左右国储棉,因此难言下一个年度中国有实质上的缺口,而针对市场交易的郑棉9月和1月合约如果从纯供需角度更谈不不上供应资源紧张,除非未来国家有轮入政策或者全球产棉区遭受恶劣天气变化,否则从供需角度郑棉并不具备大牛市的条件。
但是就期货市场投机人气而言,依然会有强烈的逢低买入冲动,这种冲动实质上是2018年5月那波上涨后的人气延续,关键就是下面这张图,随着中国持续几年的抛储,国内外棉花库存消费比过去5个棉花年度持续走低,过去3年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均对未来棉花“大行情充满期待”,2018年5月之后这种“期待”带来的人心思涨集中爆发,带来了彼时阶段性买入冲动,带来了阶段性上涨,未来随着全球棉花库销比徘徊在低位,潜在做多冲动和群羊效应依然存在,郑棉9月合约跌破15500以后不断逢低买入的潜在市场力量依然在。
1、棉纺服装行业作为整体宏观经济的一支产业链条离不开经济周期运行,库存周期是影响中国棉纺服装产业运行以及棉花价格的非常非常重要因素,2008年以后郑棉的几次大涨均与其有重要关联,2000年以后,中国完整的工业企业库存周期有6轮(每轮均含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四个阶段),棉纺产业作为一个行业也深处其中,库存周期的变动对棉花期货现货价格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详见图7图8),为了更好对未来棉花走势做出探究,笔者将美国金融危机以后郑棉的三次大涨纳入库存周期中,从中吸取影响棉价要素并且结合当下对未来棉花走势做进一步探究。
2010年8月郑棉价格上涨正好处于第三轮库存周期(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的被动补库存阶段(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
2016年4月中旬开启的郑棉上涨处于第五轮库存周期(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的被动去库存阶段(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和主动补库存阶段(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被动补库存阶段(2017年2月至2017年4月)。
2018年5月中旬开启的郑棉上涨处于第六轮库存周期(2017年6月至?)的主动去库存阶段(2017年6月至今),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主动去库存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去库存时间,主要在于下游需求依然没有明显改善,就棉纺产业而言,未来2-3个月整个产业极大概率仍将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这会使任何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均会受到下游的。
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进行了货币强刺激(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降准5次降息3次),并伴随着4万亿财政政策,之后从2009年9月开始中国进入强劲的宏观补库周期,2010年8月郑棉价格上涨正好处于第三轮库存周期(2008年9月至2011年10月)的被动补库存阶段(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其间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被动补库最为强劲。
在2010年8月郑棉大幅上涨后,直到达到高点的这一时段,也就是2010年9月—2011年3月,宏观被动补库周期强劲开启,纺织服装服饰业几乎同步展开强劲被动补库周期。
该轮被动补库周期开始—棉纺需求上升—棉纺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价格上升—棉纺产业链条中后端向好发力—支撑棉价,这个过程中棉纺终端需求开始向上,因此这个阶段上游棉价向中下游传导开始非常顺畅,具体体现上,从2010年9月-2011年3月,投机性最强的郑棉,上涨33.6%,棉花现货(3128B)上涨50.5%,棉纱(C32s)上涨22.9%,坯布(32支纯棉斜纹布)上涨33.1%,也就是说伴随着新的宏观补库周期的开启,经济强劲上行,其中的棉纺产业链条由于终端需求向上而开始发力,下游坯布价格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中游棉纱价格涨幅,如果看终端的服装以及服饰业利润就不难理解这种从产业链条后端发力进而抬升上游棉价的动能,2009年5月-2011年3月,服装以及服饰业利润增速逐月抬升,由2009年5月的16%提升至2011年3月的43%,2010年8月棉价开始大涨的同时并没有耽误该行业利润增速,从2010年8月的30%提升至2011年3月的43%。
2016年4月中旬郑棉开启上涨正值中国工业企业被动去库存周期尾声,但是纺织服装业被动去库存持续时间更长,在此背景下,2016年4月郑棉大幅上行后,棉价向下游艰难传导,进入2016年3季度,宏观主动补库存周期开启,纺织服装行业主动补库开启时间略晚,到2016年年末开始启动,在新一轮经济复苏开启/补库周期开启背景下,来自于棉纺产业中后端向好开始对上涨后的高棉价进行了有效支撑。
第一时间维度、2016年4月-2016年8月宏观被动去库存:同时整个产业链条还在被动去库存进程中,棉纺产业链条中后端纱和布两个环节,从2015年初至2016年3月,棉纱和棉布库存经历了持续下滑,维持在了阶段性低位(坯布库存天数20天,纱线天),这个背景下棉产业链条中后端需求有所企稳,还没有足够向上动能,彼时价格传导逻辑是:棉价上行—棉纺终端需求有所企稳但维持弱势—高棉价向中下游艰难传导,但由于需求稳定中下游产成品库存偏低,棉价上行依然刺激了棉纱价格,棉纱价格上行又刺激了棉布价格,但是这个阶段上游棉价向中下游传导有一定阻力。
具体体现上,从2016年4月-10月,郑棉上涨22.8%,棉花现货(3128B)上涨27.6%,棉纱(C32s)上涨18.7%,坯布(32支纯棉斜纹布)上涨5.9%,也就是说上游棉价也在向下传导,但是由于终端需求稳定有余,向上动能不足,所以整个产业链条呈现价格越往下传导越弱,从宏观理论角度,库存周期变动的前提其实是价格变动,也就是价格上涨是补库存的核心,下游需求支撑是复苏的基础,而2016年4月-6月这轮棉价上涨也验证了这一逻辑,也就是说上游价格上行提前导致了产业链条补库周期的开启。
第二、2016年11月-2017年2月主动补库存+2017年2月-4月被动补库存:补库存周期开启—棉纺终端需求上升—棉纺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价格上升—棉纺产业链条中后端供给增加—支撑棉价,这个过程中棉纺终端需求开始向上,因此这个阶段上游棉价向中下游传导开始非常顺畅,具体体现上,从2016年11月-2017年4月,投机性最强的郑棉开始在高位“犹疑”,上涨接近0%,棉花现货(3128B)上涨1.3%,棉纱(C32s)上涨3.1%,坯布(32支纯棉斜纹布)上涨3.4%,也就是说伴随着新的宏观补库周期的开启,身在其中的棉纺产业链条由于终端需求向上而开始发力,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价格涨幅均超过郑棉期货价格,而且整个产业链条呈现价格往下传导有效性不断强化,这也是从产业层面为什么棉花供需并非紧张,但是那个时期郑棉依然维持高位震荡的原因,因为是有棉纺服装产业补库周期的开启对上游高棉花现货以及期货价格进行了有效支撑。
2018年5月中旬开启的郑棉上涨处于第六轮库存周期(2017年6月至?)的主动去库存阶段(2017年6月至今),彼时全球经济除了美国,主要经济体均已经开始显示出疲态,但是即便在这种背景下,投机资金期望新年度棉花供需有“缺口”在5月开始大幅拉升棉价,但是需求并不给力,随着2018年2季度之后宏观和纺服产业被动去库加速,需求端弱化开始显性化,棉价也开始向下压力逐步增加。
2018年5月—2018年8月:在宏观工业企业被动去库存大背景下(纺织服装企业去库与整体工业企业被动去库存几乎同步,棉纺终端需求维持弱势):郑棉大涨—带动棉花现货价格上涨—价格向中下游艰难传导,具体体现上,从2018年5月-2018年8月,投机性最强的郑棉率先开始犹疑,先涨后跌,涨幅-11.4%,棉花现货(3128B)上涨3.3%,棉纱(C32s)上涨2.6%,坯布(32支纯棉斜纹布)上涨0.56%,随着本轮宏观以及产业被动去库存的加快推进,经济呈现出越来越乏力,宏观经济下行与棉纺终端需求弱势加码双重压力,棉价在新花下市之后就开始加速下行。
可预见未来的2-3个月,整体宏观被动去库存接近尾声,但是纺织服装行业大概率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要延迟,这会带来整个棉纺产业链条从后往前对棉花价格的压制,进入3季度,也就是7月以后是一个重要观察期,这个时间需要跟进、观察纺织服装行业该论被动去库存是否结束,如果结束,叠加本年度存量棉花供应端的逐步去化带来的做多人气强化,棉花价格有上抬动能,但是如果没有恶劣天气的出现,郑棉依然难见大牛市。
从最新数据来看,3月工业企业月产成品库存增速0.3%,较前值下行5.90个百分点。理论上从单纯数据上看本轮被动去库周期进入尾声,但是终端需求依然没有明显改善,整体经济依然会呈现阶段性见底企稳预期强化和向上动能严重不足的局面,本轮宏观被动去库存周期很可能迈向主动去库存,同时纺织服装行业是靠近终端消费的行业,因此被动去库存周期依然会持续,具体体现是:终端消费依然低迷,服装服饰企业、坯布企业以及纺织企业利润依然收缩,产成品库存阶段性依然累积,纺织服装行业被动去库存很可能从当下延续至少2-3个月左右,同时进入5月后就是棉纺淡季,季节性消费减弱叠加棉纺产业链条中后端各个环节加速主动去库存进程,抑制对上游棉花采购热情和动能,对上游棉花现货价格压制将有效。
2、纺织服装行业被动去库存周期的继续进行也意味着产业链条中后端会压低产量,延缓上游棉花去化进度
当下,从上游棉花的商业库存还是工业库存尽管在不断去化,但是依然高于过去几年同期,见图16、17,而纱线、坯布库存也高于大部分往年同期,见图18、19,这种背景下未来至少2-3个月,无论棉纱还是棉布产量有望继续低于往年同期,这会抑制上游棉花去化进度,尤其是抛储100万吨政策落地后,上游棉花供应端去化会比较缓慢,进而对棉花价格进行压制。
3、在终端需求疲弱和这个纺织服装行业依然处于被动去库存背景下,未来2-3个月郑棉如果受到投机资金大幅推升都难以得到现货支撑
因为在上述背景下上游棉花价格向中下游传导会非常费劲,2010年8月郑棉开启大幅上涨后,棉花价格向下游传导之所以顺畅主要是因为经济强劲复苏,宏观和产业同步展开补库周期,2016年4月郑棉开启的上涨持续性之所以最长也是因为主动补库周期和被动补库周期连续发力,而2018年5月开启的郑棉上涨持续时间较以往短主要因为整个宏观和产业均处于被动去库存周期,上游棉价向下有传导很困难,直至上涨夭折,未来三个月,棉纺产业链条中后端情况较2018年还要差,棉纱和坯布会出现价格维持弱势,同时会积极对终端需求疲弱带来的阶段性累积的产成品库存进行去化,这种背景下整个棉纺产业链中后端对上游高棉价接受度也更差,对任何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均会有较强。
宏观经济是否真正见底回升和纺织服装行业本轮被动去库存是否结束是衡量进入9月旺季棉纺需求是否会企稳回升的绝对重要考量,如果届时有更多关于中国经济真正阶段性企稳回升的证据出现,以及纺行业被动去库存结束,那么伴随这本年度存量棉花的消耗,郑棉将有较强上涨动能,如果没有,那么郑棉依然处于做多抄底人气不断涌现,基本需求端不给力反复震荡的过程,除非全球主要产棉去发生恶劣天气,或者棉花轮入政策出现,那么会带来较为强劲的棉花期货上行动能。
2010年国内外棉花价格上涨均有两者的推动,2016年以后朱拉格周期对国际棉价影响起到主导作用,关于这点笔者在过去文章中已经做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好坏参半,制造业以及部分房地产、投资类相关数据偏弱,但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强劲,美国经济在整体保持韧性的同时,对纺服消费进而棉价影响最大的朱拉格周期依然向下,5月中美贸易战达成协议的概率越来越大,这不排除短期会提振内外期货价格,但是并不会实质性改变阶段性国内外羸弱的棉纺需求,也就是说对棉价提振力度和时限都不会大。
国内外棉花期货作为风险资产之一,流动性是其金融属性体现的主要的因素,2008年以后全球几轮货币宽松,尤其是中国前三轮货币宽松均对棉花价格上行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宽货币带来的通胀显性抬升对棉花价格上涨有非常强的助推,但是当下尽管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均已转鸽,但是美国离实质性货币宽松(降息与扩表)还有相当距离,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在几轮货币宽松过程中持续全面加杠杆的国家,未来货币宽松空间受到很大抑制,对棉花等风险资产提振力度和实效性均大不如以往,未来相当长时间全球以及中国均难见显性通胀,棉花利多金融属性大不如前。
全球以及中国货币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先后推出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同时伴随这降息:美联储资产规模迅速扩张2008年11月开启了QE1,并于2010年10月开启QE2,2007年9月开启降息之路,截止2008年12月基本将至0利率,全球主要经济体也纷纷开启货币宽松,中国2008年9月-2009年:降准3次降息5次,全球流动性泛滥使包括棉花在内的风险资产在2010年三季度大幅上行。
通胀:2010/2011棉花年度全球面临高通胀困扰,随着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天量货币供给的影响,2010年5月以后,中国通胀水平长期维持在高位运行,回首那个时期,在2010年8月棉花大涨以前, 受天气影响,“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 “糖高宗”已经是市场熟知的词汇了,月度CPI尤其是食品价格屡创新高;到了棉花受天气影响大涨时候,农产品000061)涨价已经 “全面开花” 那轮通胀主要体现在食品领域的粮食及肉禽涨价,起因于恶劣天气带来的供给不足,而随后宽松流动性接棒并进一步推升价格,农产品期货被首当其冲的买入;那次通货膨胀更多是一种货币现象,因此作为农产品的棉花,在市场普遍预期当棉花年度有大缺口背景下,受到资金配置进而买入。
大宗商品共振:2010/11棉花年度:当棉花年度开始的时候,全球经济整体处于复苏状态,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则在衰退中缓慢复苏,资金涌入新兴市场,中国为首新兴市场经济强劲,经济景气在2011年2月达到当年顶部区间,因此,大宗商品整体呈现共振上行,棉花在本身有缺口的预期下,又受全球经济利好带动,国内外棉花价格从年度之初大幅上涨,国内外棉花价格在2011年1季度末前后达到历史高点。
全球以及中国货币政策:2016-2018年1季度这个时间段,美国开启了小幅停滞货币宽松的阀门,标志是2015年12月17日凌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宣告为期7年的零利率政策正式终结,但是依然是维系整体宽松,全球流动性加码主要体现在欧洲央行,2016年3月欧洲央行下调隔夜存款利率和融资利率,并扩大QE规模200亿欧元至每月800亿欧元,以及启动新一轮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2,而在此之前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意外宣布自2月16日起对银行超额准备金账户降息至-0.1%,同时维持基础货币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QQE)规模不变;就中国而言,2014年7月-2016年3月这个期间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第三次货币宽松期,这个期间降准5次降息6次,流动性泛滥,作为风险资产的大宗商品就包括棉花在内是主要买入配置。
通胀:随着中国开启新一轮货币宽松后滞作用发力,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通胀抬升,包括棉花在内大宗商品得到资金配置。
大宗商品共振:2016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叠加中国供给侧改革带来了工业品价格率先走强,农产品在2016年3月中旬农产品就开始上涨,但是这个上涨原因是在宽货币向宽信用推进过程中,经济有所企稳,都是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预期看好,囤积在金融体系内的资金和游资开始布局大宗商品,但农产品而言在上涨之初,主要是期货板块轮动,也就是工业品等大幅上涨后,资金寻求低洼地选择了农产品,而彼时棉花期现价差大幅贴水(-2000元/吨左右)更是被看成低洼地,因此被大幅买入。
全球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在2018年5月郑棉启动上涨行情之前,美联储紧缩步伐也在加快2016年12月加息1次,2017年加息3次,2018年3月加息1次,同时缩表也已经开启,2017年12月美联储会议公布缩表计划,并与2018年3月、2018年6月美联储会议均宣布按原计划扩大缩表规模,中国货币政策未启宽松,欧日依然维系宽松。
通胀:2018年,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显现出疲态,全球来看,欧洲经济下行迹象越来越明显,新兴市场国际经济也不容乐观,只有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这种背景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通胀均处于相对低位,2018年5月郑棉的大涨跟通胀没有关系。
大宗商品共振:全球经济处于2016年之后全球共振复苏的尾声,大宗商品总体依然相对较强,但是明显上行乏力,更多是高位震荡,郑棉上行并非由大宗商品共振上行带动,而是自身来自供需层面的“缺口”预期。
就当下及而言,全球货币政策转鸽对郑棉拉升所需要的利多金融属性完全不够。1、全球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全球范围内,美国离实质性宽松(降息尤其扩表)还有较长距离,欧洲再次采取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力度有限,同时经历了几轮全球货币宽松后,企业债务持续提升,美国非金融企业贷款接近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数值,美国非金融企业发债额度历史新高,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的数值,其中美国投资级债券指数中接近一半为BBB级,垃圾债发行也使历史新高,全球范围内企业部门杠杆率已经创历史新高,这使未未来即便美欧进行实质性宽松,对经济提振的力度和时效也有限。这里尤其需要注意,中国本轮货币宽松不同以往,并非大水漫灌,政府反复强调的M2与社融与名义GDP维持一致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连续几轮宽货币周期,中国持续全球加杠杆在维系经济同时也带来了系统性风险,在下一步政策取向上货币政策会“原地踏步”难有进一步宽松,同时会加大结构性去杠杆节奏,这对棉纺终端需求在短中期都难言利好。
但是尽管中国货币政策难有进一步宽松,但是已有的宽松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鸽依然会对中期棉纺终端需求带来一定支撑,主要体现在全球经济下行趋缓,这从最新的全球制造业同差有所反弹可见一斑,同时随着中国一些列稳增长举措落地尤其是降税,中国经济有望率先其它主要经济体见底企稳,而中国一直是影响棉价的绝对力量,见图32。
2、通胀:就通胀而言,炒作未来通胀而买入棉花等农产品条件不具备,首先,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弱势,大宗商品终端需求难言强劲,周期向上对通胀有推动作用有限,如果6月OPEC延续减产提振原油价格,3季度全球天气发生恶化提振农产品价格,全球通胀超预期上行,那么会制约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本轮货币宽松进程,这对脆弱的经济毋容置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当下以及可预见未来都很难看到恶性通胀,当下炒作未来通胀去配置农产品理由非常不充分。
3、大宗商品共振:当下中国经济依然处于寻底,全球经济下行动能依然在,需求端的压力还继续在,大宗商品间歇性上升更多来自阶段性风险偏好带动,尤其供应端扰动带动,而非来自需求端,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随着中国一季度数据好转(主要是货币大量投放、财政提前发力、春节效应和低基数共同所致),新的隐忧再次出现,就是地方政府、非金融性企业和居民三大部门杠杆在过去3个月把2018年结构性去杠杆的成果几乎全部抹杀,尤其工业公司杠杆率的全面回升,这带来了经济内生性复苏动能的弱化和新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因此刚刚过去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这会对上游大宗商品比如黑色等带来较强支撑,大宗商品整体虽然确实共振上行动能,但也难见2018年后期共振下行的动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棉花期货也有一定的支撑。
总之,未来2-3个月,中国经济依然见底企稳预期增强但是向上弹性不足,5月中旬将公布4月份数据,大概率会转差,使中国经济向上抬升不足的预期进一步强化,虽然工业公司本轮被动去库存周期进入尾声,但是离终端需求近的纺织服装行业依然维持弱势,来自棉纺产业链条从后往前的压力将对棉花价格显性上行进行抑制,同时会延缓上游棉花去库进度,100万吨抛储政策落地后,虽然日度拍储成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人气,但是这不是影响棉价的主要核心点,因为抛储100万吨后使本年度棉花供应较为充足,核心点在于棉纺终端需求是否会企稳回升,可预见未来2-3个月,整个棉纺产业链条依然会有来自需求端的有效压制,尽管进入5月中美贸易谈判向好等事件性因素会对棉花期货价格有一定刺激,但是难以持续,同时逢低买入的潜在市场力量依然较强,因此操作上针对9月合约阶段性采取双边操作;15500以下谨慎追空,甚至可以逢低买入,但是仅做短多不长期持有,如果投机资金大幅推升9月至16200附近尤其以上,棉企要坚定逢高卖出实套或虚套。
就中期而言,从当下来看,看不到棉花有所谓大牛市,进入三季度,也就是7月以后,是一个重要观察期,宏观经济是否真正见底回升和纺织服装行业本轮被动去库存是否结束是衡量进入9月旺季棉纺需求是否会企稳回升的绝对重要考量,如果届时有更多关于中国经济真正阶段性企稳回升的证据出现,以及纺行业被动去库存结束,那么伴随这本年度存量棉花的消耗,郑棉将有较强上涨动能,假如没有,那么郑棉依然处于做多抄底人气不断涌现,基本需求端不给力反复震荡的过程,除非全球主要产棉去发生恶劣天气,或者棉花轮入政策出台,那么会带来较为强劲的棉花期货上行动能。
就郑棉1月合约而言,在没有见到上述棉花潜在上行的实质性动能证据出现前,轻言近弱远强,从绝对价格上看,如果未来没有恶劣天气发生,郑棉1月合约一旦被推升至16800-17000,买入并长线持有的意义并不大,如果按照理论新年度仓单接货价格来看,新年度新疆棉(双29)算上质量升水,潜在新年度仓单接货价格就是17400-17600(公定),转成毛重就是18000元/吨,除非进入3季度有非常强劲的经济数据信号,不然当下根本看不到届时棉纺需求会有那么好,会承受这么高的棉价,因此未来一旦新年度合约被大幅推升,买入要非常慎重,除了看不到实质性向好的需求,从供应端来看,一旦没有恶劣天气发生,新花下市后供应会非常充足,卖出套保意愿和力量均会很强,因此针对1月合约,逢低买入要看价格,高价轻易不去追,而是等待更多实质性利多的证据,这里也包括高频的全球主要产棉区的天气预报,棉企则要耐心等待未来投机资金推升郑棉1月合约,进而提前逐步卖出套保的机会,尽管需要承受潜在天气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针对郑棉1月和9月价差,当下很多市场参与者依然停留在2018年那波上涨行情的“经验上”,也就是郑棉各个合约价差不断拉大,但是这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资金对远期有强烈的看涨预期,要么缺口论大行其道,要么极端恶劣天气发生,前者理由不充分,后者难以预判,不然有了去年的教训,价差一旦被拉至850以上,本年度仓单就可以陆续向新年度合约转,一旦天气没问题,1月合约还要面临这自身的供应充足,因此除非发生极端恶劣天气,否则卖出9月买入1月合约反向套利空间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