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旗下棉花、奶业、水稻等联盟瞄准产业重大需求,努力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推动科技与经济、成果与产业、科研人员与企业的深层次地融合,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创建制度保障。它们是如何取得这份成绩的?
“联盟一直鼓励企业在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新业态拓展等方面加大投入,打通创新要素全链条对接通道,改进资产金额的投入和利益分配的方法,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加速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动力。”联盟秘书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表示。
特优级生乳可用来生产巴氏杀菌乳或其他乳制品;优级生乳不能用来生产巴氏杀菌乳,只能用来生产其他乳制品基于奶业联盟组建的144项奶产品重点风险因子、110余万条大数据,将生乳分级为特优级、优级、合格级和其他4个标准,每个分级对应不同用途。
这是“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的第一步:建立原料奶用途分级规范。不但着眼于提升我国奶业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而且发挥正向引导奶产业利益分配达到基本平衡的重大作用:避免在奶源不足时,不管质量多低,到处争奶抢奶;而奶源过剩时,不管质量多高,到处拒奶倒奶。
其二,构建巴氏奶和UHT奶优化工艺。基于我国生乳质量已提升到较高水准、加工工艺一直未优化的产业现状,奶业联盟奶源专家、加工专家联动,确定优化的加工工艺方案去掉预巴杀和闪蒸工序,加工温度控制在72℃~80℃,温度波动上下不超过0.25℃;加工时间15秒,相对偏差+0.30%。这解决我国乳品加工公司对奶热处理的实际温度高低、加热时间长短不清楚,工艺参数没有经过严格检测和校准的盲区。
其三,形成优质乳评价技术规范;依据构建的评价技术规范,首次用科学数据作出“优质乳来自本土奶”的科学判断。
奶业联盟理事长王加启表示,奶业联盟剖析我国奶业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加强协同攻关、资源集成,构建以生乳分级用途标准、加工工艺优化技术和奶产品的质量评价技术为核心的“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延续对农业农村发展关注,并特别提出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等多项举措。 “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已在全国25家乳品企业组织示范应用。这25家企业巴氏杀菌乳产品年度总量45.70万吨,占全国91.73%。通过验收的优质巴氏杀菌乳产品,年度总量30.40万吨,占全国61.02%。这为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技术层面上,通过大面积比较筛选出两个与市场对接的品种,建立绿色化技术的集成模式;在产业层面上,大力推进棉花产销订单落地,开启优良品种生产与销售对接新模式,促进科研机构的“优种优用”、生产者“优种优种”和产需“优质优价”的市场化供需落到实处。
棉花联盟构建了以中高端品质棉花新品种系育种和绿色增产增效集成生产模式为核心的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趟出一条振兴国产棉花产业的新路子。
首先是中高端品质棉花新品种选育和筛选。如“中641”和“中棉所96”长度、强度、品质均超过“双30”,马克隆值3.7~4.5,适合纺80英支、100英支以上的纯棉高支纱,解决了产业核心品种问题。
棉花联盟集成棉花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生产模式并示范推广。如推动“一地一品种”种植和配套植棉“技术包”应用,在新疆巴州示范22万亩,实现节肥10%~20%,节水30%以上,省工10%以上,增产15%~30%,纤维品质大幅度提升且“三丝”含量明显减少。
创建培育“CCIA”国棉品牌,并实现“订单生产”购销模式。棉花联盟理事长李付广介绍,“CCIA”品牌是联盟培育和全力打造的中国棉花民族自有品牌,着力对标并力争赶超“美棉”“澳棉”和“良好棉花”的影响力。目前,“CCIA”品牌已覆盖棉花生产、流通、纱线、织布、成衣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如成人服装类“CCIA”品牌使用与推广权已授权给上海永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完成从CCIA原棉到140、160、200支纱高品质CCIA面料和CCIA服装的规模化试制和展销,并投入生产。
水稻生产中存在着机械化程度低、优质品种技术不配套、丰产与优质高效难以协同、增产与增效增收难以同步的难题。怎么样提高水稻生产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在十余个全国试验示范基地,水稻联盟开展了早稻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插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双季超级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长江中下游优质常规粳稻绿色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杂交稻机械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东北常规粳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和虾稻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等6项创新任务。
首先创新水稻绿色增产增效系列核心技术。如水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技术,破解制约水稻机插秧育苗的瓶颈;水稻机插精量播种机插及大钵苗机插技术,实现水稻机插播种精准定量定位;水稻减肥增效及节水增氧栽培技术,实现减肥10%;水稻“三防二控”病虫害防控、“一浸二喷”稻曲病防控、“随插随用”杂草防控技术、阿泰灵诱抗剂等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减药30%等。
其次,集成一批适合不一样的区域水稻绿色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模式,促进各区域水稻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如在南方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通过以低重金属积累“中嘉早17”新品种为载体,集成早稻低镉积累技术。
再次,在水稻联盟的推动下,一批水稻绿色增产增效综合示范基地建立起来,促进新成果转化。如以水稻钵毯苗机插技术为核心的寒地粳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在黑龙江省东北稻区推广应用超过3000万亩,实现增产5%~10%;以水稻叠盘出苗育供秧等为核心的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在湖南、浙江、江西等省推广应用超过50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