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三个世纪,历经两个甲子,江苏大生集团已经走过了120年的风雨历程。从当初的艰难创业到今天的走向辉煌,这当中倾注了一代又一代大生人的心血和汗水。
作为中国最早的棉纺织企业,大生集团拥有一部如此完整的继往开来、薪尽火传的历史,这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也十分罕见,因此,大生堪称
大生的第12代“掌门人”、集团董事长沈健宏说
作为我们承载着张謇先生血脉精神的这代大生人,更应该担当起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的机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借助世界的空间和平台,走合纵连横之路,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大生”一词出自《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张謇为自己所创办的企业冠以这样的名称,既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为生民立命”的儒家襟怀,也昭示了其实业报国的拳拳之心,更表达了他诚信为本以图企业长久发展的宏大志向。
值得称道的是,先贤所倡导的这种精神融入了后来者的血液,几代大生人百折不挠、砥砺奋进、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终于铸就了百年大生今日的辉煌。
1895年的中国已处在风雨飘摇的苍茫末世,那时候,国势衰微、民生凋敝。面对此情此景,南通人张謇放弃仕途,以“舍身饲虎”的大无畏精神,毅然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实业救国”之路。
当时的唐闸镇偏居南通城西北一隅,还是一座被大片农田所包围着的小集市。然而,随着张謇的到来和大生纱厂的诞生,从前一家一户手工作坊式的纺纱织布逐步被现代工业的机器大生产所代替。短短几年,唐闸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下子成为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工业重镇。
由于经营得法,加上原料和市场基础得天独厚,大生纱厂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从1899年投产到1904年,生产能力就扩大了一倍。此后,又以纱厂为依托,相继建成了大生二厂、大生三厂和大生八厂。至此,大生系统已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系统。
为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延伸,大生纱厂又先后投资、参股设立了60多家企业,在南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具有家国情怀的张謇信奉“父教育、母实业”的信条,因此,利用企业的盈余,他一生创办了370多所学校,为开启民智、培养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张謇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他兴水利、修公路、架桥梁,他创办育婴堂、养老院,他建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在整个社会尚处于蒙昧状态的那个年代,张謇将南通打造成了一座“乌托邦”式的模范城市而这一切都是从大生起步的,事实上,南通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从大生起步的。
新中国成立后,历经磨难的大生又焕发了勃勃生机。1952年,大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全国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肯定和赞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生掀起了技术改造的热潮这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大生的许多做法为整个纺织行业老厂改造提供了成功经验,从而成为当时中国纺织行业的样板。
进入新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大生再次勇立潮头,在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的同时,积极探索经营管理的新路子。1980年5月,以江苏省纺工厅在大生召开“技术消化工作动员大会”为契机,大生开始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大生的产品质量和档次由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慢慢的变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税利大户和创汇大户。
1995年10月,在大生百年诞辰之际,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组建,这标志着大生已慢慢地发展成为产权多元化、效益规模化、技术高新化、工贸一体化的新型现代公司集团百年大生,实现了由传统纺织向现代纺织的新跨越。
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2004年8月企业改制以来,江苏大生集团进入了纺织主业集聚、整合、改造、提升的历史新阶段。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通过工业园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及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大生集团有效地协调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基础由此奠定。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大生集团十分重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早在上世纪90年代,企业就建立了研发中心,2007年又建成了省级技术中心,2009年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及其团队组建了一个由近100名技术人员组成的“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从而使研发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团队的努力,大生集团的“高支高密纯棉坯布”和“纯棉精梳纱线”均获得“中国名牌”的殊荣,“大吉”牌纤维素纤维纱线也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作为一家公司,大生竟有9项发明专利和21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授权。与此同时,大生还先后被评为“中国纤维素纤维纺织精品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大生集团把争创名牌和新产品研究开发、国际市场开拓结合起来,借助东华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高校的“智囊库”,以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确保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市场热销的产品。
2013年,大生集团新一轮纺织产业升级转型技改项目(三期工程)拉开序幕,整个项目总投资7.36亿元。工程建设预期3年完成,其中“功能性面料织造车间”已于去年12月开车投产,与目前国内最大的棉纺织成套设备制造商经纬股份公司合作打造的“数字化纺纱车间”即将全面开车投产。
这个新型智能纺纱车间设计生产能力为4.56万锭,产品定位为“国际高端”,而其全流程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更是开国产设备之先河。它的建成将使大生集团进一步实现纺织主业的集聚及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推进生产的高效化、流程的科学化、产品的高档化,并促使大生集团逐步实现由纺织制造向纺织“智”造的转变,从而再次占据同行业新高地。
大生集团总经理马晓辉表示,他们下一步将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终端产品的合作,使企业逐步成为品牌建设的组织者、战略同盟的合作者、纺织资源的整合者。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作为中国轻纺工业的先驱,大生集团已经走过了120个春夏秋冬,几代大生儿女以他们的坚韧与勤奋,将他们终其一生所追寻的光荣与梦想留在了大生的史册里,那么,作为后来者将何去何从?
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大生的第12代“掌门人”、集团董事长沈健宏说,这是他近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大生集团在中国纺织史上曾经挥写过令人骄傲的辉煌篇章,直到现在,它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仍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面对这样的现状,沈健宏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唯有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不停步、走下去才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在采访中,沈健宏多次提到张謇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办一县之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100多年前的清末,张謇先生就能以这样的文化导向、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为大生的事业倾注毕生的精力,这是何等的伟大!”沈健宏说:“作为我们承载着张謇先生血脉精神的这代大生人更应该担当起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的机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借助世界的空间和平台,走合纵连横之路,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作为文明社会的基本需求,“衣”有着永恒存在的价值,因此,虽然今后大生将在生产装备、产品研究开发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实施战略转型,但是,转型不转行,纺织业将是企业根之所在。沈健宏表示,当然,在做精、做强、做优主业的同时,他们也会走适度多元的发展之路,整合、盘活企业现有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领域进军。
沈建宏还说,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纺织企业所要承担的已不是简单的纺纱织布的任务,从现在开始,大生将被当作一个全新的企业来做。
这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平面和线性思维,以跨界的眼光、立体的思维,凭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新的空间和时间里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最终,将百年大生打造成为南通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和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在大生集团我们采访了几位员工,他们的年龄不同,他们的行当不同,他们的人生经历也不同,但是,作为几代大生人的代表,他们服务大生、感恩大生的那份情意却是相同的
1949年2月3日,南通城刚刚解放的第二天,一队军人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大生一厂门前那座钟楼下的圆弧形门洞跨进了工厂。当时还是个16岁小姑娘的李峰站在远处看到了这一幕,后来,她从工友那里知道,他们是军管会派来的工作组。
连年的战乱以及企业内部的争权夺利,此时的大生一厂生产经营极不正常,甚至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因此,工作组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帮企业恢复生产。这年2月10日,工人代表组成了“复工委员会”,工厂由此重新走上了正轨。
新中国的建立,让工人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历经沧桑的大生从此走上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道路。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童工出生的李峰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了。
1933年出生在芦泾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李峰,因为父亲早逝,14岁就进了大生一厂做工。那时候,虽然每天要劳作12~13小时,但是,所得也只能勉强果腹。解放后,从未迈入过学校大门的李峰参加了厂里夜校的学习,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党的培养下,她又加入了党组织,并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厂里的工会主席。
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李峰动情地说:“我今天的一切都是大生给的,所以,我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
源于这样的心结,1989年到了退休年龄的李峰却退而不休,主动挑起了为厂里4000多名退休职工服务的担子。作为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的首任主任,她在这个事无巨细、琐碎繁杂的岗位上一干又是10多年。
如今,已在家安享晚年的李峰常常和老姐妹们聚在一起,大家都说,现在日子过得慢慢的变好,真是别无他求,唯愿已走过120年风风雨雨的大生更加兴旺发达。
直到现在,在市区人民西路南通纺织工业协会的办公室里,人们依然能清楚看到年逾花甲的左成懃忙碌的身影。虽然从江苏大生集团董事长位置上卸任已经3年多,但是,她的勤勤恳恳一如她参加工作以来40多年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1970年3月28日是左成懃跨进大生的日子。那天清晨,家住南通城的左成懃踏上了停泊在北濠河畔的小火轮,半个小时后,停在了通扬运河边的码头上。向西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高耸立的钟楼以及钟楼旁“国营南通第一棉纺织厂”的牌子。那一年,高中刚毕业的左成懃正好20岁。
由于勤奋好学,进厂才一个月,还是个学徒工的左成懃就在一次车间的比武中夺得第一,她由此一步一步从一名挡车工成为管理人员,进而于1997年12月当选大生集团董事长,成为这个百年企业的第11代“掌门人”。
左成懃走马上任大生集团董事长的时候,正是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巨大挑战的危难之际。她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脱胎换骨;着力科学技术创新,加大技改投入,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实施资本运作,通过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资产规模急剧扩张,产业链快速延伸
2007年10月,左成懃光荣当选党的这是大生历史上的第二位全国党代表。她谦逊地说:“是大生这片沃土养育了我,是企业上千名党员映衬了我。对于我来说,这份荣誉不是一顶桂冠,而是一种责任、一副担子。”
现在担任着南通纺织工业协会会长的左成懃依然还是那样的风风火火,她还在为企业的发展奔忙。她说,她永远都会铭记2011年11月21日离任集团董事长时的发言我的心永远都和大生在一起。
今年46岁的邱建新,1988年进入大生集团,从最普通的保全工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大生的首席技师。
喜欢捣鼓设备的邱建新动手能力很强,工作上也愿意钻研。大生集团为了生产发展,引进了不少进口设备,但是,跟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备慢慢老化,维修成为一个难题。“如果原厂返修,不仅耗时,费用也很高,我就想看看能不能自己来修。”邱建新下定决心,泡在车间里钻研这些进口设备,并不断请教老师傅,还通过种种途径寻找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邱建新对各种纺织设备都了然于胸。一台浆纱机原厂改造,需要近30万元的费用,邱建新带着一支队伍自己改造,只用了6万元。而且改造后的设备不容易坏,返修率低,一年又可以省下2.5万元。在他的主持下,集团设备故障率下降了32%。凭借这些优异表现,2013年,邱建新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现如今已经是大生首席技师的邱建新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他还是和往常一样,经常泡在车间,努力钻研。邱建新的手机永远处于开机状态,对此,他说:“机器不是人,不了解什么时候就会掉链子,我必须随时待命,确保企业的生产不受影响。”
“一招鲜,吃遍天”。技术过硬的邱建新自然成为业界的“香饽饽”,有企业开出数倍于现在的年薪吸引他跳槽,但都被他回绝了。“大生是我的家,我和妻子就是在大生相识、结婚、生子的,我们的家庭能够说是与大生息息相关的。人要有感恩之心,是大生成就了我的今天,这种感情是无法用金钱来代替的。”
今年36岁的王波大学里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现在作为大生集团数字化纺纱车间的技术骨干专业正好对口,这让他工作起来特别卖力。
位于港闸开发区大生工业园内的三期工程于2013年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这一纺织产业升级转型的技改项目总投资7.36亿元。数字化纺纱车间项目是其中的一部分,目前已确定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即将在大生建厂120周年之际作为献礼工程正式投产。
行走在数字化车间里,一台台“高大上”的设备让人眼花缭乱,王波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各种设备的性能、作用。看着这一大生集团的转型升级之作即将呱呱坠地,王波感触颇深:“从零开始,到现在的规模,很多地方我都是参与者,真的很自豪。”
“这里氛围很好,年轻人愿意学,老师傅不藏私,大家都把自己当主人,就是要把这一个项目搞成功,我怎么能不卖力?”王波笑着说。今年以来,设备进入最后安装调试的关键阶段,王波基本没有休息过,每天骑着电瓶车从郭里园的家中花半个多小时横穿整个城区,赶到现场,风雨无阻。家里人不是很理解,他就解释道:“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我又是技术骨干,必须把这个车间弄好。往大里说,是确保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成功,往小里说是企业好了,我的收入也可以更多一些。”
安装调试并非一帆风顺,遇上问题,王波总是与厂家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又利用自己的专业相关知识请教导师,查找信息,不把问题解决决不罢休。在他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试生产下线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客户的称赞,这让王波很有成就感:“对大生产品的满意,就是对我们数字化车间的满意,也就是对我们工人劳动的满意,这让我的动力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