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兴业路76号,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2020年11月17日,一大会址以及一大会址纪念馆,暂停对外开放,实施修缮改造。
3月29日,一大会址修缮工作全部结束,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小楼,结构模样未变,墙面却宛如当年。与之一个路口之隔的黄陂路上,一座全新的“一大纪念馆”拔地而起。
2021年春节刚结束,徐正堂站在一大会址二楼窗户边,为一扇拆卸下来的木窗上最后的面漆。冬末春初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当天最高温度23℃,他说:“今天这样的温度,最适合上广漆。”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一大项目修缮项目副经理赵为华介绍,所有的修缮尽量做到修旧如旧。比如,屋顶的熊猫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常见,但是现在不管材料还是工艺都很稀罕。为此,施工团队寻遍周边乡村,最终在一片拆除的老房子找到一批熊猫瓦,当场全部买下。
再比如,徐正堂说的上广漆,是一大会址修缮中传统工艺运用最多的地方。广漆也叫大漆,是用漆树的液体加上桐油熬制,属天然的油漆,因为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又叫“国漆”。广漆工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从19岁开始,来自江西省上饶市的徐正堂就入行做起油漆工,至今已有41年工龄。徐正堂清楚地知道,不同的建筑,对油漆工的要求也不一样。庙宇以及上世纪初的老建筑,基本都用广漆。
这次一大会址修缮工程中,基本所有木材表面都刷广漆,施工面积2000多平方米,这也是修缮工程中最大的难点。
上广漆之所以难,不仅因原材料找起来费力一些,也在于其上漆工序足足有12道,时间急不得,天冷做不得。
比如,一大会址所有木质建筑表面,都需先脱漆。现代工艺,建筑表面的油漆一般不超过1毫米,脱漆的时候相对简单。但广漆工艺下,漆面足足有4-5毫米厚。脱漆时,整面墙的刮、磨,往往就耗费大量时间。
脱漆之后,木质表面容易坑坑洼洼,这时候,工人需要再次将整个表面打磨平整。
有拼缝或者裂缝的地方,需要贴“夏布”。夏布即民间常说的麻布,以苎麻为原料编织,有上千年历史。目前主产区为江西、湖南和四川。
“贴夏布的作用,最主要是增强木质表面的柔韧性,防止木质开裂,也某些特定的程度防止白蚁啃噬木材。”赵为华说道。
贴好夏布,工人开始现做油漆。首先,生漆拌石膏和瓦灰,做成腻子批在木材表面,把坑坑洼洼的地方批平磨光滑,木材之间的缝隙也要填上,批好一次,用砂皮打磨一次。工人现场调配生漆腻子。“批嵌-腻子-打磨”这套流程需要做三四次,有些甚至要五六次。一位师傅一天时间,只能做两扇门。
这之后,木质表面上底漆,待干,再上面漆。一道底漆两道面漆,结合实际需要反复数次。往往一扇门或窗,全部做完,需要2-4天。
“不光是工序复杂,温度也会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因为批生漆腻子,要自己现场调,生漆在空气里不到一分钟就变颜色。腻子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伴随氧化反应,颜色会由浅变深。”徐正堂说,广漆风干得慢,怕沾灰,对温度、湿度都要求比较高。最适合的温度,就是25℃左右。
本周,一大会址修缮工程划上句号。这个修缮一新的会址,除了熊猫瓦、朱红广漆。外立面的清水墙,全部去碱,砖面外部重新洗刷、修补、重贴“元宝缝”。会址内所有黑漆大门重做,也严格按照“石箍门”的要求还原。
“一切都尽可能保留最初的样子,可以说,就像100年前这座房子刚建好时候的样子,只是跟周边有点历史的石库门建筑相比,这幢小楼更像新建的。”赵为华说道。
近100年前,这里本是李书城、李汉俊兄弟的住宅。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正式召开,大家围坐在客厅长餐桌四周,室内没有特别布置,陈设简单,气氛庄重。
7月30日晚,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这次会议被迫中断。
7月31日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登上事先租好的南湖画舫。上午11时许,一大会议在缓缓划行的画舫上开始,并最终胜利闭幕。
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带领中央,集体瞻仰上海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乘电梯上下楼,对于居住在临汾小区1号楼72岁陶廉洁来说,曾经是“异想天开”的事,如今已成为日常。
原来,静安区探索为老公房加装电梯的新办法,率先完成加梯地图编制,推动加装电梯从“个案”走向“量产”。
陶廉洁居住的临汾路375弄,是典型的上海老公房。随着居民年龄普遍老年化,住在高层的居民上下楼问题日渐突出。
“因为住得高,‘上下楼难’成为很多邻居的心病。”陶廉洁回忆道,他们楼有18户居民,八成居民是退休老人。2015年,一名90多岁的老人突发疾病,等来了120救护车的医护人员和担架,却没办法通过逼仄的楼道,最后由三名热心邻居接力背下楼。事后,很多邻居倡议:“加装一部电梯,打通老人上下楼的‘生命通道’。”
“第一次征询楼道里居民加梯意愿时,超过90%居民表示支持,无反对意见。”陶廉洁回忆道,当加梯项目正式提交后,有邻居反悔了:加梯会不会占用公用空间,对房屋的品质有没影响?为此,静安区房管局、临汾街道、临汾路375弄居委会成立了加梯工作小组,多次沟通协商,带领居民去杨浦、虹口等区学习加梯成功经验,花费近一年时间消除了居民的顾虑。
加梯施工前夕,2号楼03室居民表示“强烈反对”,因为加装电梯紧邻03室窗户。这时,工作小组走进2号楼,挨家挨户介绍加梯方案,并听取反对者的建议,将电梯位置向南移动了5米左右。同时,1号楼加装电梯还获得整个小区三分之二业主的同意,没有反对意见。
这也是上海民心工程的一个缩影,并成为贯彻“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一个重要内容。
3月的最后一周,上海首届咖啡文化节拉开帷幕。马路沿街墙洞破了和小窗,开出的“熊爪咖啡”再次成为人类热议的话题。咖啡店能看到的,只是墙上的一个小洞。顾客通过墙上二维码扫码点单,咖啡做好后,一只毛茸茸的熊爪伸出来,为顾客递上打包好的咖啡。
新颖的形式让熊抓咖啡一夜成为“网红”。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创业者之所以开熊爪咖啡,是基于残联的建议,帮助聋哑人就业。如今,熊抓咖啡已陆续在上海开出分店。时尚的背后,公益暖流在蔓延。
2020年11月,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再往前一年,习考察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他说,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牢记习的嘱托,上海始终将“人民至上”镌刻在城市建设治理的每一个细节里。
面对“数字鸿沟”,上海在全国率先立法,为老年人无障碍环境“保驾护航”。上海交通推出“申程出行”App,让老人能一键叫车。上海社区食堂推出助老新设备,刷一下身份证,就能“亮”出健康码。上海率先推出“一网通办”长者专版,让老人更便捷地享受政务服务。
新冠疫情一爆发,小年夜,中山医院医生钟鸣奔赴武汉,成为上海援鄂的首位逆行者;除夕夜,首批医疗队136人“放下年夜饭饭碗”紧急出征……上海先后派出9批1649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他们说,国家有难,挺身而出是天职,“来了就是吃苦的”。而今,全面新冠疫苗接种,开启又一场攻坚战。
3月19日,陆家嘴金融城楼事大会在上海中心大厦召开,金融城首批39个“亿元楼”楼事会集中授牌。徐网林 摄
2021年3月,陆家嘴冒出了个新鲜事儿——“楼事会”。3月19日,陆家嘴金融城首批39个“亿元楼”楼事会集中授牌。
2018年11月,习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考察上海期间,专门来到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中心,充分肯定陆家嘴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指出“上海党建的重点是楼宇”,并嘱咐“继续探索、走在前头”。
“楼事会就是楼宇的垂直居委会,物业办不了的事,我们来办。”上海中心大厦楼长、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严明透露,上海中心大厦的楼事会最近在酝酿,迎合大厦内白领需求,在大厦内办暑托班。
2020年4月,在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陆家嘴金融城在上海中心等6幢重点楼宇试点推出“楼事会”制度,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新型楼宇治理模式。
太平金融大厦楼事会成立没多久,就收到反馈,称早高峰期间停车场出口拥堵。为此,楼事会第一时间联系浦东交警一大队,协调将大楼出口处停车带改造为出租车临时停车点,以避免车辆长时间停靠形成拥堵。
“楼事会”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楼宇的充分肯定,大厦主动提供300平方米办公场地打造党群服务站,构建“组织反哺”的党建新模式。
1999年6月,陆家嘴嘉兴大厦“支部建在楼上”开启了楼宇党建1.0时代,经过2.0“送服务”、3.0“强功能”,到陆家嘴金融城率先在部分亿元楼推出“楼事会”、“楼长制”,迈入了“创制度”的4.0阶段。
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宇祥介绍,“楼事会”通过选出“楼长”、推出“三张清单”、设立党群服务站、成立党群组织联盟,搭建起汇聚政府、社会、楼宇等各方力量的协商共治平台。2021年以来,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在金融城39幢重点楼宇中推进“楼事会”工作,建立起楼宇垂直社区的“居委会”,楼宇经济发展的“办事处”。
“楼事会”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推动作用。公开资料显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管理着382个“两新”党组织、1万多名党员。“两新”党组织作为所在楼宇的战斗堡垒,党员成为公司发展的主力军,为企业服务好,就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2020年,陆家嘴金融城经济总量(GDP)突破5200亿元,税收亿元楼达110幢,超10亿元楼32幢,超20亿元楼20幢,超60亿元楼4幢,其中2幢今年有望突破百亿元税收。
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透露,楼宇经济的发展倒逼政府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推进楼宇党建工作。2021年以来,浦东新区把陆家嘴金融城亿元楼“楼事会”建设作为重点,先期覆盖到39幢楼宇,在此基础上,加快向110幢税收亿元楼宇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振楼宇经济,按规划,“楼事会”还将实施“双培工程”,锻造红色人才队伍,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发挥党员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鼓励员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技有专长、术有专攻、团结高效、务实创新的业务技术人才队伍,让党员成为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
两年来,“楼事会”吸引23名企业骨干加入党组织,140余名党员成长为企业高管。
浦东新区的金领驿站、静安区的白领驿家、金山区的“毗邻党建”……以陆家嘴金融城“楼宇党建”体系为代表,上海1410幢重点商务楼宇实现组织全覆盖,超过90%的标志性商务楼宇建立党建工作站并配备专职党群工作者。
而上海党建的深入,不仅在实践中,也在理论武装上: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3月16日,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报告在上海市委党校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会前会见中央宣讲团一行并主持报告会。李强指出,全市上下要迅速兴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3月28日,500多名即将奔赴基层一线的“新讲师”利用周末时间齐聚浦东图书馆,聆听来自中央党校的“老师傅”传经送宝,他们中有民间传统文化技传承人,有80后青年历史教师,有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还有浦东老开发、新四军研究会会员、退休老干部等。他们准备创新讲授模式,通过浦东新区“学习读书会”的平台,以主题宣讲、圆桌访谈,采取党课+非遗、党课+文艺、党课+影视、党课+体验等多种形式,到红色地标、金融空间、科创园区去,到校园课堂、建设一线、乡间田头去讲党史……
100年后,这座城市终于能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