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 马绍坤/视频)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强科技。河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新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450万亩;到2025年新增粮食产能100亿斤。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直是省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怎样为农业资源打造更多的中国“芯”?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如何转变?参加2024年河南省两会的人大代表和科研专家围绕这一话题,建言献策,不断注入“芯”动能。
“棉花的原产地不在中国,西汉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也是棉花之路的开拓者,他把中国的丝绸运到中亚、西亚,又把西亚的棉花种子带进来。”省人大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严根土说,中国的棉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优,这跟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停地改进革新有很大关系。
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严根土把根深深扎在了土地里,专注于棉花抗逆遗传研究,只为育成一粒棉花良种。他带领团队研究了8000多份国内外育种材料,分析了从田间地头得来的上千万组数据,终于发明了“一种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育种方法”,并成功选育出中棉所44、中棉所49、中棉所59等经典棉花品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要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严根土说,好种子加上好的方法,才能生产出好的品质和产量,经过一代一代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的棉花品质在世界上越来越有话语权。
什么是优质棉?严根土从他的行李箱里拿出一朵五瓣棉花对记者说,这种棉花的纤维普遍在30毫米以上,强度32厘牛/特克斯,长度和强度达到双30,这是衡量优质棉的重要指标,同时,棉花纤维越长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可以生产更高端的棉制品,而五瓣棉花意味着不仅可高产还可增加优质棉花种子。
在我国纺织行业,支数越高,纱就越细,织出的布就越薄,面料质感就越柔滑,是衡量面料好坏的重要指标。严根土表示,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国产棉花已能满足中高端纺织品生产的需要,下一步,他们还要往80支纱上努力,让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更大。
“我们培育的中棉所44、中棉所59已通过中亚国家审定,棉花育种实现了‘走出去’。”严根土建议,越来越多带有中国“芯”的种子,能够最终靠技术输出在“一带一路”传播出去,再把产出的原材料购回国内,满足市场需求,这样可达到双赢的结果,促使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优质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优质。其中,品种的作用很关键。我国过去主要是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所以对品质重视不够。随市场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推广成为刚需。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创新工程小麦品质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团队骨干、中原研究中心小麦品质分子改良团队首席专家张勇研究员和记者说,河南省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主产区之一,他和团队在分析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主要推广品种的基础上,把育种目标确立为高产优质强筋多抗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上,而高通量基因型和表型等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应用,有助于极大加快育种效率。
张勇研究员介绍,通过建立分子标记基因型检测和高通量无人机表型鉴定平台,针对多样化的育种材料,与国内主要小麦育种科研单位开展合作,通过多环境产量、品质、抗病抗逆性评价来摸清家底;并进一步对目标性状基因进行挖掘和标记开发工作,完善分子标记检测平台。在此基础上,育成了优质强筋高产新品种中麦578等新品种,并以其为核心亲本,来快速高效聚合重要目标性状,创制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新种质,培育优质强筋高产多抗新品种。
“‘中麦578’具有三大突出优点,一个是品质优良。面包加工品质与优质进口加麦、美麦相当,既可以做优质面包,也能够最终靠配麦、配粉等方式来制作优质饺子皮和面条,在各级试验中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二是高产稳产,产量与现有高产主栽品种相当。三是适应性广,综合抗病性好,抗寒抗冻、耐穗发芽能力突出,是我国第一个同时通过黄淮南片、黄淮北片两大麦区国家审定和新疆审定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张勇研究员和记者说,目前中麦578推广面积629万亩,居全国第8位,正在大面积推广,订单生产逐年提高,从2020年的8万吨,到2021年的27.5万吨和2022年的50万吨,产业化发展前途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黄淮南片小麦生产上大面积发生穗发芽的情况下,中麦578表现抗穗发芽能力突出,实现订单收购60万吨,每公斤加价0.15元左右,仅加价部分即可为麦农增收9000万元。
一粒种子能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得益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河南大地从南到北,广袤田野正释放着巨大的发展生产潜力。
在我国,玉米不但是重要的粮食品种,也是主要的动物饲料和工业原料。增产是这些年玉米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河南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5700万亩以上,但平均单产徘徊在400公斤左右,还低于全国中等水准,单产低而不稳是河南玉米生产的特征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黄淮海夏玉米抗逆高产栽培与品质生理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谢瑞芝和记者说,主体问题是玉米培养种植密度低,产量潜力没有发挥;生产管理粗放,肥水利用效率低;逆境频发、产量损失大。
庆幸的是,2023年谢瑞芝团队研发的“黄淮海夏玉米密植抗逆稳产技术”被遴选为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在河南省应用20万亩,平均亩产比周边农户提高150~200公斤。
“2023年尝试性在300亩的玉米地上采用了该项技术,每亩6500株播种,比常规每亩增加了2000株,其他管理措施也按照技术方面的要求执行。该浇水施肥时拧开水肥一体化机开关,300亩地一个人就能管理。收获时专家测产的产量为1092.81公斤/亩,较其他仍沿用常规生产方式的玉米增产400公斤以上。”漯河市舞阳县姜店乡大王村田园先锋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朝锁说,明年流转的1400亩地要全部用上玉米密植高产技术。
谢瑞芝透露,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的部署,将在未来推广应用该项技术, 2024年示范推广300万亩,2025年1000万亩,2026年3000万亩,按照技术实施区域亩均增产350斤,实现合计新增产能105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河南的贡献。
2023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在平原示范区注册成立。不到一年时间,中原研究中心已基本完成组织架构建设并组建了12支科研团队。
“错位布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主任顿宝庆用16个字概括中原研究中心的发展定位,“与神农种业实验室和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错位发展,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资源优势,在大宗粮食作物种业创新方面提升河南的优势,在蔬菜果树、杂粮种业创新方面补齐河南的短板。”
顿宝庆介绍,中心“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与品质生理”团队的玉米密植滴灌技术已纳入河南省2023年主推技术,年内推广70万亩,亩均增产超100公斤;中麦578万亩连片规模化种植平均亩产650公斤;中谷19在伊川县示范推广应用超万亩,支撑伊川小米品牌化建设;菠菜新品种示范15个,推广2万多亩;新品种梨在宁陵示范推广1000亩;加工团队指导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建设项目(中央厨房项目)和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食品加工产业升级。中心发表科技论文16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开展现场培训30次,培训人员1800余人。
“下一步中心将‘潜心农芯,深耕中原’,做强种业‘芯片’。”顿宝庆说,加快提升平台支撑能力,积极地推进“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农药与生物技术产品检验测试研发平台”两个平台建设;抓好人才引育,积极落实与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豫高校的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养博士后和研究生等人才;持续抓好科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针对河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科研团队全方面开展科学技术创新工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河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落实好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中原研究中心三方签订的《河南省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推广合作协议》,聚焦粮食产能提升,立足河南,扎根农业主战场,服务中原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